新闻动态

【文艺】王仁菊|文学梦想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奔赴——简评散文集《女娲山灵
首页 > 新闻动态
来源: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发布时间:2025-06-16 18:08:19

  这是我在通读陈旬利先生《女娲山灵》一书后的粗浅印象。曾以女娲故里引以为傲的平利县,在早年的撤乡并镇中不知因何缘由,未曾保留“女娲山”这一历史深远的行政区划名,必须得说是一大遗憾。曾作为县城通往市区的必经之道,女娲山盘道、女娲山庙、女娲山太子坟、女娲山雷达站,女娲山云海花海,曾是多少往来者津津乐道的旅途风光。随着公路改道,地域规划调整,女娲山文化及自然风光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淡出了人们视野,所幸文化的渗透性如化雨春风,声息轻灵却润化有功。陈旬利先生祖籍旬阳,却也算得生于斯长于斯的平利人,这部著作以《女娲山灵》命名,猜想既是个人情怀,亦有为地方背书的高志雅意吧?

  《女娲山灵》全书共七辑,分别为时光穿越、故里风景、草木性灵、灿烂星空、女娲乡亲、客在旅途、流年书签。各辑之间看似相对独立,实则古今相通,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内容涉足广泛,地域历史,灿烂文化,锦绣山河,人情世相,时代风貌无不囊括。写作语言风格多样,时而古朴厚重,时而清丽雅致,时而鲜活灵动,且语境转换自如,宛若流风之回雪,舒展而流畅。表述方式亦灵活多变,古今观照、虚实对应与沉浸式表达等手法几乎贯穿始终,既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又完美呈现了鲜活画面,使得文章富有文化渊源又有极强的在场感。因而无论落笔何处,总是写意与写真交织缠绵,读来如史似记,又如诗似乐。

  当然,这是粗略印象。若静下心来,沉浸于该书的各辑各篇,细细品鉴,会有一种更真切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代入。无论是顺着时空流向或作家的足迹,都会令人在这方热土的厚重历史、秀逸风光和烟火神韵里驻足而神往!

  首辑开篇《回望女娲》以“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引入正文,把华夏始祖创世之脉络由生命之源引入泱泱汉水,再翩然过渡至秦巴深处的平利。这种虚实结合的叙述手法,使得故事鲜活生动,出处亦有迹可循。读来妙趣横生,又令人很是信服。女娲故里的神秘面纱由此揭开,女娲山便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或神话遗迹,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与文化渊源的精神象征。抛砖而后引玉,后几篇的笔触自然转入遗迹传承,作家在对太子遗迹、药府古道、八仙境界、洛河侧影、武当情缘、车厢峡遗址、关垭子楚长城的追思与回望中,一次次把人文故事与锦绣山河于虚实转换间徐徐铺陈开来,笔饱墨酣,史实辉映,动静相宜,女娲故里的轮廓神韵于字里行间勾勒得筋骨分明,气韵生动。

  第二至五辑是全书最轻灵的地方。作家走到哪儿写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高山草原,关外风景,化龙山灵,岚河雄歌……哪一处都有好景致,哪一处都有岁月的芬芳,哪一处也都有可亲可爱的人。如作家在《化龙山小站》一文写道:“月亮不知是何时,从山峦上露出了身子,所有人都被吸引了过去。一时间,现代科技衍生的手机成了主角,大家都去捕捉月之皎洁美好的形态。山峦,树木,小院……不同人的手法,没办法统计可拍摄多少不同形态、不一样的颜色的月亮,而不同人的思维,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绪,又能衍生多少具有情感色彩、情感构图的月亮呢?而所有人,在记忆中拼命地寻找少儿时每颗星星的定位,生命中那些伴随着遐想思绪的儿歌童谣,许多夏秋夜的片段,就在这一夜复活……”又如作家在《药妇故道》中写道:“在我的脑海里却总是浮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个面容清秀姣好的村妇,身着蓝色碎花对襟的粗布褂,头戴浅蓝色方格布帕,身背满是草药的竹背篓,像是山中的百合,谷中的幽兰,仙女般的从沟中一个个鱼贯而出……”这种不用苦心经营,也未特意追求曼妙深刻的文章,情感细腻,自然写真,淡泊通达,如山野的清风,如汩汩的流泉,如祖母的老故事般,任是听雨闲读,秉烛夜话,或打发午后闲暇时光,都是难得的芳邻益友。沉浸在这样的文字里,你能把历史传承、人物山水分割开来解读吗?不能,因为在作家的视野里他们本就是一体的。

  最后两辑重在乡音乡情,以及作家对人生来处的深情回眸和对未来前景的无限畅想,而最终落笔于文学的现实意义或者说时代使命。这两辑中无论对岁月的追忆,对时代变迁的感怀,对美好遇见的铭记,抑或是对未来前景的描摹擘画,都基于作家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就如作家在后记中所言,这是一本为爱而写的著作。

  当代社会,文学与地域发展的高度融合与影响早已深入人心。如沈从文的湘西行记让凤凰古城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意栖居地,叶广芩笔下的《青木川》使得边陲小镇一跃成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镇,李娟的《阿勒泰》让那片广袤辽远的北疆风光和人文魅力走进大众视野。这些优质文学作品的传播不仅塑造提升了地域文化形象,更成为推动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层剖析《女娲山灵》,你会发现,它不仅是一部实现个人文学梦想的散文集,是作家躬耕不辍为山河故人深情立传的佳作,更是一部关于梦想、情感与地域文化的交响乐章。全书将平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细细道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土地,感受它的温度与脉搏。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书写,是作家抒发个人情怀与深度解读地方历史、传播地域文化、展现平利风采的一场双向奔赴。从更广泛意义上看,《女娲山灵》是作家对第二故乡的一份深情献礼,既为地方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启示,也必将为平利区域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王仁菊,陕西平利人。爱好文学、朗诵和户外运动。近两年开始写一些文字,散刊于《安康日报》《西安日报》《山花》《陕西散文年选》和新媒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岁孙女被爷奶轮流扇41个耳光,打致呕吐,妈妈:他们打女儿还打我,可我不能离婚

  军队禁购徐工警示:军工血脉企业需筑牢国家利益防线分,结果我上了大学,她却没学校要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