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环着沙漠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若羌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带锁边工程国道218线一期项目现场,从前大大小小的沙丘之上,草方格、高立式沙障纵横如棋盘。
“这是咱们联合新疆林业科学院一起探究的‘距离治沙’形式。”若羌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宾指着眼前的草方格说,这但是咱们实验了石头格、树枝格、手埋草方格、尼龙网等几种工程固沙形式后,确认的作用最好的一种。
李宾介绍,草方格紧贴地表,高效固沙;高立式沙障顶风而立,挡风阻沙,将二者组合打包施工,以削弱风力、下降风速、阻拦沙粒、固定流沙,挡风固沙作用十分显着。在已施行的7.8万亩管理面积上,这一形式到达平等治沙作用的一起,本钱下降了40%。
若羌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姆塔格沙漠交会处,防沙治沙使命艰巨。2024年8月,若羌县摆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际阻击战的前奏,以“两线一区”布局和“南锁东扩”为方针,发动若羌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带锁边工程国道218线一期项目、若羌县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带锁边工程国道315线一期项目等,以“前阻沙、后扩绿、再工业”的思路,构建沙漠边际三道防地万亩工程治沙区域内铺设的草方格和高立式沙障完结第一阶段阻击使命后,梭梭、沙棘等沙生植物在3年至5年内扎根固本,构成阻沙长廊,持久治沙、固沙。”李宾说。
治沙效果能否稳固,能否在逐渐扩展治沙效果的基础上,拓展阻沙的绿色长廊?若羌县量体裁衣,探究施行“工程+生物+沙工业”治沙新形式。
走进台特玛湖以北区域的5200亩生物治沙区,两个月前栽种的梭梭、黑枸杞苗一丛丛、一簇簇,给漫漫黄沙增添了点点绿意。“咱们依照株距1米、行距2米、留空8米的规范栽培梭梭,距离区域铺设草方格并栽培黑枸杞。草方格挡住风沙,梭梭和黑枸杞能锁住黄沙,还能带来收益,一举三得。”李宾介绍,现在,试种的黑枸杞成活率在60%以上。接下来,还将做好洒水、培土等后续管护作业,进步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拍热扎提·阿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