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云端大脑”。3月30日至31日,2024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4)在上海徐汇西岸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围绕具身智能的前沿科学问题、应用场景、竞争格局、发展前途等展开热议。智慧时代,未来已来,一幅软件和硬件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拉开。
作为与两大前沿技术的结合,具身智能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去年5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此后,全球巨头竞相入局,各类应用场景涌现,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支持政策。
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冉冉升起,产业链各环节迫切地需要一个交流互动的尖端平台,中国具身智能大会应运而生。本次大会聚焦“具身共生,智塑未来”主题,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筹)、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合承办,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协办,旨在促进学术分享与交流、产业合作与互动,推动“产学研用”联动发展。
“作为AI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快速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迈进。
具身智能产业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在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针对业界广泛关注的共性问题,大会邀请了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分享行业最前沿的智慧和经验。这中间还包括: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理事长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监事长蒋昌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宏,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戴建生,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吴易明,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虞晶怡,安徽大学教授孙长银,同济大学教授李智军,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乔宇。另有多位国内细致划分领域专家、优秀中青年学者及企业科学家担任论坛演讲嘉宾。
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理事长戴琼海在发言中指出,具身智能不仅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更是对类人能力和类人智慧的深刻挑战和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监事长蒋昌俊表示,得益于更先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和成熟的软硬件平台,基于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即将到来。
能够流畅交流对话的客服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环境的四足机器人、匹配多种流水线作业的工业机器人……在本次大会现场,各大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法宝”,展示了具身智能在通用场景、专业领域、垂直工业赛道的最新应用成果,装有AI大模型“大脑”的机器人可从事家政服务、养老陪护、教育医疗、设施巡检、抢险救灾等多种工作。此外,机器视觉、边缘计算等产业链上游环节的“隐形冠军”也展示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凸显了规模化效应和全产业链优势。
业内认为,具身智能是典型的多学科技术交叉行业,对软硬件、上下游协同创新有迫切需求。为此,本次大会设置了14个专题论坛,其中既有“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多模态学习与具身智能”等交叉学科主题,也有“具身智能-智能汽车的未来”“具身智能与医疗AI”等应用场景主题,还有“智能感控协同技术”“具身触觉”等基础技术主题,打造一场高水平、国际化、全覆盖的学术交流盛宴。
产业联盟是整合优化资源、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大会现场,上海具身智能产业与创新联盟真正开始启动,初始成员包括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
上海是国内AI和机器人产业的“双高地”,也是最早发力具身智能领域的先行者。去年印发的《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重点攻关具身智能等先进的技术。近期,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支持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研发,积极地推进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
人工智能行业产值突破800亿元、发布具身智能产业政策、牵手中国电科第二十一研究所共同打造上海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徐汇区近期打出了支持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今年的《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模型驱动元宇宙、具身智能“两翼”跃迁发展, “脑”“力”融合,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此前在2月底,《徐汇区关于快速推进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对外发布,政策扶持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本次大会上,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地理解阅读,明确支持范围涵盖关键技术攻关、开放协同创新、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引进优质企业、总部企业落户、提升企业规模、拓展“具身智能+”应用、打造“智造空间”、拓展融资渠道等内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徐汇正以技术攻关、场景落地为着力点,持续优化适宜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集聚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为AI产业高地增添新的“智慧名片”。(邓侃)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